夜晚拍摄技巧、拍晚上的夜景怎么拍
原标题:夜晚拍摄技巧、拍晚上的夜景怎么拍
导读:
一、必备装备:稳定是王道1. 三脚架: 这是夜景拍摄的绝对必需品! 弱光下需要长时间曝光,手持拍摄几乎必然导致模糊。选择稳固的三脚架,确保相机纹丝不动,确保相机纹丝不动。...
一、必备装备:稳定是王道
1. 三脚架: 这是夜景拍摄的绝对必需品! 弱光下需要长时间曝光,手持拍摄几乎必然导致模糊。选择稳固的三脚架,确保相机纹丝不动,确保相机纹丝不动。
2. 快门线或遥控器/相机自拍定时器: 进一步避免按快门时产生的轻微震动。使用自拍定时器的 2 秒延迟也很有效。
3. 相机: 任何支持手动模式(M档)、光圈优先(A/Av)或快门优先(S/Tv)的相机都可以,包括中高端手机相机都可以,包括中高端手机的专业模式。可换镜头的专业模式。可换镜头相机(单反/微单)通常在高ISO下表现更好。
4. 镜头: 大光圈镜头(如 f/1.8, f/2.8)能吸收更多光线,允许使用更低的ISO或更快的快门。广角镜头(如 16-35mm,(如 16-35mm, 24mm)适合城市景观、星空;中长焦(50mm, 70-200mm)适合拍摄远处建筑细节、压缩光影。
5. 备用电池:5. 备用电池: 长时间曝光和低温会 长时间曝光和低温会快速消耗电量。
6. (可选但推荐)
镜头遮光罩: 减少杂光干扰和眩光。
手电筒/头灯: 辅助照明(设置相机、走路照明),注意不要干扰他人和拍摄。
ND滤镜: 在非常明亮的环境(如霓虹灯密集区)需要超长曝光密集区)需要超长曝光(如拍摄丝滑水面或完全无人的场景)时使用。
)时使用。
星芒滤镜: 或使用小光圈自然产生星芒效果使用小光圈自然产生星芒效果。
二、相机设置(核心)
1. 拍摄模式:
手动模式: 提供最大控制自由度,强烈推荐。你可以独立设置光圈、快门速度和ISO。
光圈优先模式: 光圈优先模式: 设定光圈值和ISO,让相机自动决定快门速度。适合光线变化不大的场景,但需密切注意快门速度是否足够慢(或需要三脚架)。
快门优先模式: 设定快门速度和ISO,让相机设定快门速度和ISO,让相机决定光圈。较少用于夜景,决定光圈。较少用于夜景,除非你需要刻意控制动态模糊(如车轨速度)。
B门: 用于超过30秒的曝光,需要快门线锁定。
2. 光圈 (f值):

为了获得足够的景深(前景到背景都清晰),通常使用 小光圈(大f值),如 f/8 到 f/16。
小光圈还能让点光源(路灯、车灯)产生漂亮的星芒效果(星芒的芒线数量与镜头光圈叶片数有关)。
如果追求极致画质或需要更快的快门(如拍摄不静止的主体),可以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(通常是比最大光圈小1-2档,如 f/4, f/5.6)。
3. 快门速度:
夜景的快门速度通常从 几秒到几十秒甚至几分钟 不等。完全依赖环境光强度和你的创作意图。
使用三脚架! 这是实现稳定慢速快门的基础。
拍摄车流轨迹:通常需要 10秒到30秒或更长。
凝固动态人物:需要相对较快的快门(如1/相对较快的快门(如1/30s或更快),但可能需要提高ISO或开大光圈。
4. ISO:
尽可能使用最低原生ISO(通常100或200) 以获得最佳画质,最小化噪点。
当化噪点。
当光圈和快门速度调整后画面仍然太暗,再逐步提高ISO。现代相机在逐步提高ISO。现代相机在ISO 800-3200通常有不错的可用性,更高ISO会带来更多噪点。
时刻在相机屏幕上放大检查噪点情况。
5. 对焦:
对焦:
自动对焦在弱 自动对焦在弱光下常常失效。
切换到手动对焦 (MF) 模式。
寻找场景中明亮的点光源(如路灯、明亮的窗户)进行对焦。
使用相机实时取景(LCD屏幕),放大画面(5x, 10x),手动转动对焦环直到手动转动对焦环直到光源点最清晰锐利。
如果拍摄远处风景(如城市天际线),可以将对焦环拧到无穷远(∞),然后稍微往回拧一点点(因为镜头标尺可能不准)。
利用相机的峰值)。
利用相机的峰值对焦或放大对焦辅助功能(如果有)。
6. 白平衡:
夜晚光线复杂(钨丝灯、荧光灯、LED灯、霓虹灯),自动白平衡可能不准。
建议使用 RAW格式 拍摄,后期再 拍摄,后期再精细调整白平衡。RAW格式能保留更多信息。
能保留更多信息。
如果想直出JPG, 如果想直出JPG,可以尝试:
`钨丝灯/白炽灯`: 矫正偏黄的灯光, 矫正偏黄的灯光,让天空呈现深蓝色。
`荧光灯`: 针对某些冷光源。
`手动预设/色温K值`: 尝试设置在 3000K
7. 测光:
夜景光比大(亮部很亮,暗部很暗),评价测光/矩阵测光可能不准。
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,对着场景中中等,对着场景中中等亮度的区域测光(避免直接对着最亮光源测,否则画面会太暗)。
测,否则画面会太暗)。
包围曝光: 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(通常+/-1或2EV),后期合成HDR或选择最佳的一张。这是选择最佳的一张。这是应对大光比的有效方法。
8. 文件。
8. 文件格式:
始终使用RAW格式拍摄! 它提供了最大的后期调整空间,尤其是对于曝光、白平衡和降噪至关重要。
三、构图与拍摄技巧
1. 寻找光线与对比:
夜景的魅力在于灯光与黑暗的对比。寻找被照亮的建筑、桥梁、街道、橱窗。
利用水面的倒影能极大增强画面效果(江河湖海、雨后积水)。
2. 加入前景:
纯天空和建筑可能单调。尝试加入有趣的前景元素:街灯、树枝、雕塑、人物剪影、栏杆、停泊的船只等,增加层次感和纵深感。
3. 利用引导线:
道路、桥梁、河流、光线轨迹(车轨)都是天然的引导线,能将观众视线引向画面主体或深处。
4. 捕捉动态元素:
车轨: 选择车流量大的道路或立交桥。使用小光圈(f/8-f/16)和慢速快门(10-30秒+)。车头灯(白色/黄色)和尾灯(红色)会形成不同颜色的轨迹。
人流: 长时间曝光(几秒或更长)会让移动的人群虚化甚至“消失”,留下静止的建筑,营造氛围。中等速度的快门(1/10s
5. “蓝调时刻”:
日落后约15-45分钟内,天空会呈现深邃迷人的蓝色,与城市灯光形成绝佳对比。这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间!提前到达地点做好准备。
6. 天气与氛围:
不要惧怕特殊天气。薄雾、雨雾能柔化光线,增加朦胧感和氛围感。雨天的地面反光、积水倒影非常出片。
7. 尝试不同视角:
不要总是平视。尝试低角度(仰拍建筑更有气势,利用水面倒影)、高角度(楼顶、天桥俯拍城市脉络)、独特的角度。
四、手机拍摄夜景技巧(同样适用上述原理)
1. 使用“夜景模式”: 现代夜景模式”: 现代手机都有强大的夜景模式。它会自动拍摄多张照片并堆栈合成,提升亮度和降低栈合成,提升亮度和降低噪点。保持手机绝对稳定(三脚架或靠在固定物上),拍摄过程不要移动。
2. 使用移动。
2. 使用“专业/手动模式”:
ISO: 尽量设置最低(50或100)。
快门速度: 根据光线设置,可能需要几秒。必须稳定手机!
白平衡: 尝试手动设置。
对焦: 手动调整到清晰。
3. 稳定!稳定!稳定! 手机小传感器更需要长时间曝光,三脚架或稳固支撑三脚架或稳固支撑是画质的关键。
4. 避免使用数码变焦。
5. 利用场景: 同样要寻找光线、倒影、引导线、蓝调时刻。
6. 后期调时刻。
6. 后期处理: 使用手机修图软件(如Snapseed, Lightroom Mobile, VSCO Lightroom Mobile, VSCO)调整曝光、对比度、高光、阴影、白平衡和降噪。
五、后期处理
1 五、后期处理
1. RAW处理: 使用Lightroom, Capture One, Camera Raw等软件。
调整曝光/对比度。

精细调整白平衡。
降低高光(恢复过亮灯光细节),提亮阴影(展现暗部细节,但要适度,避免过多噪点)。
降噪: 谨慎使用降噪工具(亮度降噪和颜色降噪),平衡清晰度和噪点消除。
度和噪点消除。
锐化。
局部调整:使用渐变滤镜、径向滤镜或画笔工具,对天空、地面、灯光等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调整。
2. 校正畸变和暗角(如有需要)。
六、安全与礼仪
1. 人身安全: 夜间外出注意安全,尽量结伴而行,选择熟悉或人多的地点,注意脚下和周围环境。
2. 器材安全: 看管好器材,避免在危险边缘拍摄。
3. 遵守规定: 有些地方(如私人区域、某些桥梁、楼顶)可能禁止拍摄或需要许可。
4. 尊重他人: 避免强光干扰他人(行车、居民),保持安静,不要阻挡交通。
总结关键点
三脚架是灵魂!
使用是灵魂!
使用手动模式,掌握光圈、快门、ISO的关系。
低ISO优先,必要时提升。
小光圈 (f/8-f/16) 获得景深和星芒。
学会手动精准对焦(对亮点)。
拍摄RAW格式!
把握“蓝调时刻”。
构图加入前景、引导线、利用倒影。
探索动态元素(车轨、人流)。
耐心和多次尝试是成功的关键。
夜景摄影是一场光影的耐心游戏,不要急于求成。多拍多尝试,享受在黑暗中寻找光线的过程,你的作品会逐渐展现出夜晚独有的魅力。 祝你拍出令人惊叹的夜景作品!
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