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N +

包围曝光的拍摄技巧,包围式曝光的拍摄方法

包围曝光的拍摄技巧,包围式曝光的拍摄方法原标题:包围曝光的拍摄技巧,包围式曝光的拍摄方法

导读:

HDR)的摄影技巧。尤其在光线对比强烈(如逆光、室内有窗户、日出日落等)的场景下,单张照片往往难以同时保留亮部(如天空)和暗部(如阴影)的细节。包围曝光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利器。...

  • HDR)的摄影技巧。尤其在光线对比强烈(如逆光、室内有窗户、日出日落等)的场景下,单张照片往往难以同时保留亮部(如天空)和暗部(如阴影)的细节。包围曝光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利器。
  • 以下是包围曝光的核心技巧和拍摄方法:

    核心概念

    1. 拍摄多张照片: 在同一场景、同一构图下,连续拍摄一组(通常是3张、5张或7张)照片。

    2. 不同曝光值: 这组照片的唯一区别是曝光量(亮度),通常以“曝光补偿值”来标识。

    3. 覆盖动态范围: 欠曝的照片保留亮部细节(如云层纹理),过曝的照片保留暗部细节(如阴影里的物体),正常曝光的照片提供中间调参考。

    4. 后期合成: 在后期处理软件中,将这组照片合成一张同时拥有亮部和暗部细节的HDR照片,或者手动选取每张照片的最佳部分进行合成。

    拍摄方法(步骤详解)

    1. 设置相机:

    模式选择:

    光圈优先模式: 最常用。你设定光圈值和ISO,相机会根据包围设置自动调整快门速度。这能保证所有照片景深一致。

    包围曝光的拍摄技巧,包围式曝光的拍摄方法

    手动模式: 完全由你控制。固定光圈、ISO,然后手动改变快门速度来实现不同的曝光补偿值。这提供最大控制权,适合复杂光线或需要精确控制的情况。

    快门优先模式: 一般不推荐用于包围曝光,因为改变光圈会导致景深变化,合成时可能出现问题。

    启用包围曝光功能:

    找到AEB设置: 在相机菜单中找到“自动包围曝光”、“曝光包围”、“AEB”、“BKT”等选项(具体名称因相机品牌型号而异)。

    设置包围参数:

    拍摄张数: 通常选择3张(-1EV, 0EV, +1EV)。对于极端高对比度场景(如室内对着明亮窗户),可选择5张(-2EV, -1EV, 0EV, +1EV, +2EV)甚至更多。

    曝光补偿步长: 设置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曝光差值(EV)。常用步长是1EV或2EV。

    包围曝光的拍摄技巧,包围式曝光的拍摄方法

    1EV步长:光线对比不太极端时使用,过渡更平滑。

    2EV步长:光线对比非常强烈时使用(如明亮的天空和深暗的地面),能更大范围地覆盖动态范围。

    设定基准曝光: 确保“0EV”那张是你想要的基准曝光。使用相机的测光系统(评价测光/矩阵测光通常是不错的起点)对场景中间调区域测光,或者使用点测光对你认为重要的中间亮度区域测光并锁定曝光(AE-Lock)。

    2. 稳定相机(至关重要!):

    使用三脚架: 这是包围曝光拍摄的强烈推荐甚至必备工具。确保所有照片的构图完全一致,后期合成时才不会出现重影或模糊。

    使用快门线/遥控器/延时自拍: 进一步减少按快门时产生的相机震动。如果手持拍摄(不推荐),请启用高速连拍模式并尽量保持稳定。

    3. 构图与对焦:

    构图完成后,将对焦模式切换到手动对焦。这样可以防止相机在不同次拍摄之间重新对焦,导致焦点不一致。

    如果相机有防抖功能,在三脚架上拍摄时建议关闭它。

    4. 拍摄:

    自动包围: 开启AEB后,按下快门,相机会自动连续拍摄设定的张数(如3张或5张),每次拍摄会自动调整曝光(在光圈优先下改变快门速度,在手动模式下你需要手动改变快门速度)。

    手动包围: 在手动模式下,根据你设定的步长(如1EV),手动调整快门速度进行拍摄。例如:正常曝光快门1/125s,欠曝1档快门1/250s,过曝1档快门1/60s。

    5. 检查结果: 回放照片,检查直方图,确保欠曝照片的亮部(右侧)没有溢出(死白),过曝照片的暗部(左侧)没有被完全淹没(死黑)。如果不够,需要增加包围张数或加大步长。

    后期处理(合成)

    拍摄完成后,需要将包围曝光的照片合成为一张HDR图像:

    1. 导入照片: 将所有包围曝光的照片导入后期处理软件。

    2. HDR合成:

    专用软件: Adobe Lightroom / Adobe Camera Raw, Aurora HDR, Photomatix Pro, Oloneo PhotoEngine 等都有强大的HDR合并功能。

    Photoshop: 文件 -> 自动 -> 合并到HDR Pro...

    3. 合成选项:

    软件会自动对齐照片(如果略有移动)。

    软件会尝试去除“鬼影”(Ghost Removal),即画面中移动物体(如人、车、树枝)在不同照片中的位置不一致造成的重影。

    软件会应用色调映射(Tone Mapping),将合成的超大动态范围信息压缩到标准显示器能显示的范围内,并允许你调整对比度、饱和度、细节、光影平衡等参数,获得自然或艺术化的效果。

    4. 微调: 合成后的HDR图像通常还需要进行常规的调色、锐化等后期处理。

    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

    1. RAW格式拍摄: 务必使用RAW格式! RAW文件保留了最丰富的亮部和暗部细节信息,为后期HDR合成和色调映射提供了巨大的调整空间。JPEG会损失很多可恢复的细节。

    2. 固定白平衡: 在相机中手动设置一个固定的白平衡值(如日光、阴天、自定义K值),不要用自动白平衡。自动白平衡可能在每张照片上略有不同,给合成带来麻烦。

    3. 固定ISO: 确保所有照片使用相同的ISO值。改变ISO会引入不同的噪点水平,影响合成质量。

    4. 使用曝光锁定(AE-L): 在设定好基准曝光(0EV)后,半按快门或使用AE-L按钮锁定曝光参数(在光圈优先模式下主要是锁定快门速度基准),然后再开启AEB进行拍摄。这能确保包围是以你想要的测光点为基准。

    5. 留意动态物体: 场景中有移动物体(人、车、云、水波、树叶)时,合成后容易出现鬼影。启用软件的“去鬼影”功能,或者选择移动最少的瞬间拍摄,或者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手动在PS中蒙版修复。

    6. 避免过度HDR: HDR合成的目的是还原人眼所见的自然光影层次,而不是追求超现实、光怪陆离的效果(除非是特意追求风格化)。色调映射时注意保持真实感,避免过度提升暗部导致画面发灰缺乏对比,或过度抑制高光导致画面沉闷。

    7. 手持拍摄的妥协: 如果不得不用手持拍摄:

    启用高速连拍(高速快门)。

    使用适中的步长(如1EV)。

    拍摄张数不宜过多(3张足够)。

    后期合成软件的对齐能力很强,但效果不如三脚架稳定。

    注意安全快门速度(焦距的倒数),必要时提高ISO。

    应用场景

    风光摄影(日出日落、带有天空的前景)

    建筑摄影(室内外结合,有明亮窗户的室内)

    逆光人像/剪影(想同时保留人物细节和背景细节时)

    任何明暗对比超出相机传感器单次捕捉能力的场景

    包围曝光的核心是:固定机位构图 -> 固定光圈、ISO、白平衡 -> 手动对焦 -> 设定基准曝光 -> 开启AEB设定张数和步长 -> 稳定拍摄(三脚架最优)-> 后期HDR合成与调整。 熟练掌握这一流程,你就能轻松驾驭那些“亮瞎眼”或者“黑乎乎”的棘手光线环境了!✨

    返回列表
    上一篇:
    下一篇:

   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    快捷回复:

  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5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